
- 浏览量( 222 )
-
加入收藏( 0 )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
- 作者:周邺飞 赫卫国 汪春 等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
- ISBN:978-7-5170-5840-3
- 页数:219
优惠价:
¥
35.40
定价:
¥
59.00
标签:新能源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丛书》之一,对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所涉及的电力电子控制、协调控制、能量管理、保护、信息建模与通信技术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在微电网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了微电网的定义与特征,并对微电网的典型结构以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控制依赖于底层分布式电源的控制,首先介绍了微电网中常见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原理和控制策略;在这基础上对微电网并网、离网运行控制及状态切换策略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控制逻辑;针对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介绍了微电网内分布式发电功率预测与负荷预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建立了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能量管理模型,详细介绍了微电网能量优化计划原理。分析了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性及其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重点对微电网网络化保护方案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各种交、直流微电网安全接地形式。微电网中设备和子系统众多,重点介绍了微电网信息统一建模技术及相关标准,并对微电网通信结构以及可能应用到的各种通信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本书最后结合微电网各种典型应用场景对国内一些微电网工程实际案例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对尚处于前沿研究的直流微电网技术以及直流微电网实验室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介绍。
本书对从事微电网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新能源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目录
- 丛书编委会
- 本书编委会
- 序
- 前言
- 本书引用的IEC标准
- 第1章 微电网发展概述
- 1.1 微电网产生背景
- 1.2 微电网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1.1 美国微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 1.2.1.2 欧洲微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 1.2.1.3 日本微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 1.2.1.4 其他国家微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内现状
- 1.3 微电网发展前景与挑战
- 1.3.1 微电网发展前景
- 1.3.2 微电网面临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微电网的概念
- 2.1 微电网定义、特征与结构
- 2.1.1 微电网的定义
- 2.1.2 微电网的特征
- 2.1.3 微电网的结构
- 2.1.3.1 一次系统
- 2.1.3.2 二次系统
- 2.2 微电网分类
- 2.2.1 按运行方式分类
- 2.2.2 按电压等级分类
- 2.2.3 按交/直流分类
- 2.3 微电网应用场景
- 2.3.1 农牧地区
- 2.3.2 商业楼宇
- 2.3.3 厂矿企业
- 2.3.4 海岛
- 2.4 微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
- 2.4.1 电力电子接口技术
- 2.4.2 协调控制技术
- 2.4.3 能量管理技术
- 2.4.4 保护技术
- 2.4.5 信息建模与通信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分布式电源控制技术
- 3.1 光伏发电
- 3.1.1 光伏发电原理
- 3.1.2 控制策略
- 3.2 风力发电
- 3.2.1 风力发电原理
- 3.2.2 控制策略
- 3.3 微燃气轮机发电
- 3.3.1 微燃气轮机发电原理
- 3.3.2 控制策略
- 3.4 燃料电池
- 3.4.1 燃料电池发电原理
- 3.4.2 控制策略
- 3.5 分布式储能
- 3.5.1 储能工作原理
- 3.5.2 控制策略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微电网控制技术
- 4.1 微电网主从控制模式
- 4.2 微电网对等控制模式
- 4.3 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
- 4.3.1 分布式发电/储能计划控制
- 4.3.2 风光储联合功率控制
- 4.3.3 联络线功率控制
- 4.3.4 无功电压控制
- 4.4 微电网离网运行控制策略
- 4.4.1 有功功率控制
- 4.4.2 无功电压控制
- 4.5 微电网运行状态切换控制策略
- 4.5.1 微电网运行状态
- 4.5.2 微电网负荷分级
- 4.5.3 微电网运行/停运控制
- 4.5.4 微电网并网运行转离网运行控制
- 4.5.5 微电网离网运行转并网运行控制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
- 5.1 概述
- 5.1.1 能量管理技术现状
- 5.1.2 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中的能量管理
- 5.1.2.1 能量管理的内容
- 5.1.2.2 能量优化计划的内容
- 5.2 分布式发电功率预测
- 5.2.1 功率预测原理
- 5.2.3 功率预测方法
- 5.2.3 功率预测应用
- 5.3 负荷预测
- 5.3.1 负荷预测原理
- 5.3.2 负荷预测方法
- 5.3.2.1 负荷预测算法
- 5.3.2.2 预测算法分类
- 5.3.3 负荷预测应用
- 5.4 能量管理元件模型
- 5.4.1 光伏电池的能量管理模型
- 5.4.2 风电机组的能量管理模型
- 5.4.3 微型燃气轮机的能量管理模型
- 5.4.4 燃料电池的能量管理模型
- 5.4.5 同步发电单元的能量管理模型
- 5.4.6 储能装置模型
- 5.4.7 负荷模型
- 5.5 能量优化计划
- 5.5.1 概述
- 5.5.2 发用电计划类型
- 5.5.3 优化方式
- 5.5.4 约束条件
- 5.5.5 优化算法
- 5.5.6 计划下达的方式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微电网保护技术
- 6.1 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
- 6.1.1 旋转电机型分布式电源短路特性
- 6.1.2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短路特性
- 6.2 微电网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 6.2.1 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 6.2.2 对配电网重合闸的影响
- 6.2.3 接入容量与接入位置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 6.3 网络化微电网保护
- 6.3.1 微电网的保护要求
- 6.3.2 基于边方向变化量的网络化微电网保护
- 6.3.2.1 微电网的图模型
- 6.3.2.2 微电网分割区域
- 6.3.2.3 保护原理
- 6.3.3 基于和电流方向的微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保护
- 6.4 微电网的安全接地
- 6.4.1 交流微电网接地形式的选择
- 6.4.2 直流微电网接地形式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微电网信息建模与通信技术
- 7.1 信息建模原理
- 7.1.1 概述
- 7.1.1.1 IEC 61850标准
- 7.1.1.2 IEC 61970标准
- 7.1.2 面向对象的建模原理
- 7.2 监控系统信息建模
- 7.2.1 IEC 61850信息建模方法
- 7.2.1.1 信息建模概览
- 7.2.1.2 信息建模类型
- 7.2.1.3 信息建模方法
- 7.3 能量管理系统信息建模
- 7.3.1 CIM建模规范
- 7.3.1.1 CIM建模表示法
- 7.3.1.2 CIM包
- 7.3.2 CIM类与关系
- 7.3.3 CIM信息建模
- 7.4 微电网通信组网
- 7.4.1 微电网通信需求
- 7.4.2 微电网通信结构
- 7.4.3 微电网常用通信技术
- 7.4.3.1 有线通信技术
- 7.4.3.2 无线通信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微电网典型工程应用
- 8.1 偏远农牧地区微电网
- 8.1.1 系统组成
- 8.1.2 系统配置
- 8.1.3 关键控制策略
- 8.1.4 应用效果
- 8.2 商业楼宇微电网
- 8.2.1 系统组成
- 8.2.2 运行与控制系统配置
- 8.2.3 监控系统功能
- 8.2.3.1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 8.2.3.2 全景展示与图形处理
- 8.2.3.3 顺序控制
- 8.2.3.4 运行模式控制
- 8.2.3.5 功率控制
- 8.2.3.6 人工操作
- 8.2.3.7 曲线工具
- 8.2.3.8 报表
- 8.2.3.9 系统告警
- 8.2.4 能量管理系统功能
- 8.2.4.1 电源管理
- 8.2.4.2 负荷管理
- 8.2.4.3 充放电计划
- 8.2.5 应用效果
- 8.3 工业园区微电网
- 8.3.1 系统组成
- 8.3.2 系统运行模式
- 8.3.3 应用效果
- 8.4 海岛微电网
- 8.4.1 系统组成
- 8.4.2 系统运行模式
- 8.4.3 应用效果
- 8.5 直流微电网
- 8.5.1 系统组成
- 8.5.2 实验平台主要研究方向
- 8.5.3 系统功能实验及运行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内外微电网实验室及试点工程开展情况
- 附表1 美国典型微电网实验室
- 附表2 美国典型微电网试点工程
- 附表3 欧洲典型微电网实验室
- 附表4 欧洲典型微电网试点工程
- 附表5 日本典型微电网试点工程
- 附表6 国内典型微电网试点工程
编辑推荐